From the blog:

茶與日常生活
Date: 2021-02-01
茶,對於我來說,是生活不可割捨的一部分,是習慣,除了可以提神醒腦, 生津止喝,清熱解毒;進一步來說,茶能讓人平和心態和靜心,因此自古以來茶與我們日常生活便如影隨形。喝茶時,普遍焦點大多停留在香氣與滋味上, 習慣香氣好的茶, 就是好茶。
在這個過程中, 或許忽略、或許尚未察覺茶湯在口中的香醇、苦、澀、順滑、厚薄、喉韻、回甘等感覺。再而,身體漸漸也開始聽到了感覺及茶對你訴說著它自己的經歷。身體的細胞是懂得茶的, 當你靜心品茶過程中, 也許會感受一股動氣引向頭部, 又也許一股暖意在背脊上游蕩, 也許又一股股熱流從胃部全身散發開來。 這個時候思緒寧靜的你, 身體已告訴你是否喝對茶了。有了這樣的基礎,我們的身體也學會了品茶 。 每次品茶時,你會讓自己進入一個靜心的狀態, 陪伴身邊同好也一同如此: 簡簡單單安靜的喝茶,除了給你帶來內心歡欣喜悅, 也會令你接收到一些意想不到微妙靈感。 霎那間, 心靈世界也都被茶包圍著, 一切似乎都不再那麼重要了。
品茶,或為修靜心道路一様,由年輕浮躁從而變成熟穩重, 由繁華綺麗回到反樸歸真。就像茶加工過程,從不發酵綠茶、半發酵的白茶、黃茶、烏龍茶、全發酵的紅茶, 到後發酵的普洱茶與黑茶, 就像是人的一生模樣, 從青壯到老成。 發酵輕的茶,一開始就展現它的芬芳; 發酵中度的茶, 慢慢的有了層次; 而發酵重的茶, 韻味卻是經由每一泡慢慢地釋放。 藉由茶, 把心定下來感悟人生的過程, 自然回歸生命的本質,重新認識自己,體會著這當下變化無常的簡單生活道理。

飲對茶、飲錯茶 ? Date: 2021-03-01
忙碌都市,大家每日都是生活在壓力和緊張節奏中,沒有太多的時間給予自己身體好好靜下來和足夠休息,加上生活和工作空間的侷限,有時令人喘不過氣,引致自身健康往往走向下坡。大家常追尋及探索各種保健養生方法,變得愈來愈不自在,內心也愈來愈不滿足。要建立一種有效調節自我身體方法,何不由一杯茶開始。
唐代陸羽《茶經》稱「茶之飲,發乎神農」。傳說「神農嘗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」。中國是發現與利用茶葉最早的國家,飲茶歷史已過千年。一直以來, 茶葉與「健康」一詞密不可分,古人經過歸納前人的記述總結出了茶葉的二十四功效, 如安神、明目、止渴生津、清熱、解毒、去肥膩、益氣等,並且對茶有極高的評價。而現代科學亦證實茶葉含有六百多種有益物質,例如茶多酚含活性物質具解毒和抗輻射作用,所以把茶當作日常飲料是對身體有著無數益處。
在中國茶葉分為六大類:綠、白、黃、青、紅和黑茶,每一款茶葉因生產工序和茶葉總類不同各有其特性和功效,例如綠茶(不發酵類),屬寒涼,在夏季泡飲為佳,生津,清熱解暑作用,加上如果本身體質屬「熱底」,更適合飲用此茶。相反,如你體質屬「寒底」,飲此類茶反而引起不適感覺,如頭痛、眩暈、胃痛等。可是很少人注意到通過飲茶所達到的有利功效需要建立在適度飲茶, 科學飲茶的前提下, 盲目品飲只會起到相反效果。喝茶建議要喝對種類, 喝對體質, 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一様, 每個人也有屬於自己的茶飲。 要選擇適合自己茶葉時,也要先多學習、多見、多聞、多飲、多分享。 當然,一年四季氣候變化不同,加上個人體質不同,適時調整喝茶,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,不僅能為我們帶來諸多的養生功效,而且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預防疾病的困擾。 深信一杯簡單、健康、茶飲也為大家不錯選擇。

「茶」會永遠都存在?
Date: 2021-04-30
我們到茶樓喝的是茶,客人到來為他奉上一杯也是茶。
邊疆少數民族的古諺流傳 「一日無茶則滯, 三日無茶則病。寧可三日無糧,不可一日無茶」, 可見茶自古對百姓生活的意義有多大。 即使是 世界上各處地方的飲茶習慣,可謂已達到「無茶不歡」的地步! 一直以來, 茶葉與「健康」一詞密不可分,古人經過歸納前人的記述總結出了茶葉的二十四功效,如安神、明目、止渴生津、清熱、解毒、去肥膩、益氣等,並且對茶有極高的評價。 而現代科學亦證實茶葉含有六百多種有益物質, 例如茶多酚含活性物質具解毒和抗輻射作用, 所以把茶當作日常飲料是對身體有著無數益處。
正如古人記載:「醫食同源,藥膳同功」,茶最先也是作為食用和藥用。 但後來一般人僅將茶當作飯後、朋友茶聚會聊天的一種嗜好性飲料,而漸漸將其具有保健的功效遺忘。
喝茶有益身心眾所週知,要選擇適合自己茶葉時,也要先多學習、多見、多聞、多飲、多分享。 當然,一年四季氣候變化不同,加上個人體質不同,適時調整喝茶,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,不僅能為我們帶來諸多的養生功效,而且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預防疾病的困擾,而茶道更能加深人自身的修養。
百姓喝茶是一種需要,和尚飲茶是一種禪,道士品茶是一種道,而對文人來說則是一種文化。 如今,茶還在以更新穎更豐富的方式,走進平常人的生活,帶著它與生俱來的獨特魅力,茶香四海,沒有疆界! 茶,是清香的; 茶文化,是雋永的。茶也得以飲之、品之、用之,人的生活是不可一日無茶。

工夫茶 (Kung Fu Tea)
Date: 2021-07-16
根脈綿延, 薪火相傳!
喝茶, 本是一件平常的生活瑣事。但工夫茶, 作為中國茶藝的古典流派, 集中了中國茶道的文化精粹。無論是對茶器、茶具、茶葉、泉水的精選, 還是對候湯、淋罐、沖泡、斟茶的細究, 以及品茶環境氛圍的營造,品茶心理素質的調養, 都充分體現著「天人合一」的美學思想。
然工夫茶的泡茶過程, 也是加深親子關係的一項最好活動之一。當然,作為父母,首先自己也要懂得泡工夫茶,古語說:誤人子弟的事萬萬不可為,更何況是自己的孩子。茶的沖泡技巧,從而也傳播正能量,家長與孩子的衝泡工夫茶的過程,相信不知不覺中你與孩子的感情絕對是零距離接觸的,加深親子親情! 工夫茶文化熏陶,讓家長和孩子們學會「靜心」;而在茶禮儀和親子互動中,由「敬茶」引出尊和孝,培養孝道。
喝茶是輔,溝通才是真。 在喝茶過程,作為家長的你可以給孩子們普及茶的知識,喝茶有益健康,傳播茶學是非常正能量的事情,讓孩子知道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,博大精深,源遠流長。工夫茶從古至今, 發展道路曲折卻未曾褪去。作為有歷史的茶葉,我們有理由去闡述他,去詮釋。在與孩子傳播工夫茶文化的過程中, 更深層次地讓你與孩子內心上的溝通。只有根脈綿延, 才能薪火相傳!

茶道靜心
Date: 2021-09-01
茶本是大自然一種很奇妙的植物,它是一片樹葉,它帶著自然的芳香與味道,經過不同茶葉加工過程,它會呈現出花、木、水果、堅果、香料、青草….等香氣。它是一種植物,可食用、解百毒、健康及長壽之佳品。 當疲憊不堪,精神困倦時,泡一杯清澈甘醇的桂花烏龍茶,靜思冥想,便會感悟出生活就是由苦與樂而交織成的,在品過苦澀之後才能體味出濃香; 當煩躁不安,情志不暢時,泡一杯熟古樹普洱茶,靜心而思,讓心靈歸於沉靜,清心除煩,自得一份心靜、心寬、心安。
還記得初接觸茶,有幸得到醫師和不少資深茶導師的啟發,從研習到進修茶與飲食學等課程及考試,又多次深入中外不同產區體驗六大茶類 (綠、 白、黃、青、紅、黑) 的種植與製作,讓我深深體會到一杯”好茶”得來不易,更瞭解”好茶”與”健康”之重要關係。
學多了, 從沖泡茶過程中感受到茶的美感,它只是茶葉,它經加工後做好了,可是還要懂得如何沖泡。 因每人泡出來同一道茶也有不同的味道。 人生如茶,茶如人生,多姿多采,變化萬千。 茶有很多品種,我們怎麼對待茶,茶湯釋放出來的就是什麼味道。 泡茶時,茶雖無語,卻靜靜地承受,默默地釋放,也讓我們學會堅忍,學會包容。 茶香悠然,識茶、泡茶、品茶,不但要用心,還需要在經驗中不斷去學習和多分享。
飲茶除可吸收大自然的營養,其更大的享受是心曠神”怡”,”樂”也觸觸。 若與三五知己或家人朋友相聚在一起,大家圍著桌子,一邊喝茶一邊聊天的感覺, 這種真正的快樂,非常享受和健康。
喝茶可以養生、解毒、解憂、清心明志。 茶之“療效”貴在使人靜心、解惑,轉悲為喜,轉憂為歡,並不是在於物質上的豐富或是貧乏。泡上一杯茶,清心養氣,靜思冥想,將一切煩惱和憂鬱置之度外。 當然,一年四季氣候變化不同,加上個人體質不同,適時調整喝茶,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,不僅能為我們帶來諸多的養生功效,而且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預防疾病的困擾。 雖然立秋已過,代表夏季快要結束了,但此時暑熱未消,需要適量、適度的喝茶來防暑解暑 ,例如普洱茶、桂花烏龍茶為不錯選擇。